财务培训-资源流成本会计支持循环经济(上)
1、 税务培训指出循环经济要求会计能合理确定各生产环节的资源有效利用成本与废弃物损失成本,以满足决策与评价的需要。税务培训专家都认为,传统产品成本核算是将生产现场发生的所有费用,包括废品损失、资源浪费等均计入合格品产品成本,由消费者来承担,并不反映废弃资源及不合格品所发生的成本损失。而且传统成本会计的逐步结转法也仅以车间或分厂的半成品为标准确定流转成本,无法单独划分和核算各流程点上废弃物带走的资源价值损失。与此相反,资源流成本会计认为废弃物应该作为一种“负制品”进行单独反映,它将输出端资源分为正制品和负制品两部分。其中,生产的合格品称为“正制品”,其成本称为正制品成本或资源有效利用成本,包括可销售产品的成本或流向下一工序的资源流成本及承担的间接费用;产生的废弃物称为“负制品”,其成本称为负制品成本或资源损失成本,包括该环节的废弃物成本及其承担的间接费用。
2、 循环经济追求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要求会计能同时提供企业粝简肯惧内部资源消耗、损失与外部环境损害成本。税务培训人员指出目前许多企业之所以缺乏自我约束其环境行为和控制其环境葩溆氩棍影响的内在动因,是因为当今的环境成本核算范围过窄,考虑的大多只是内部环境成本,不能提供废弃物排放的外部损害价值,从数量上来说,只占总成本的一小部分,从范围上讲,也仅代表企业环境措施整合成本的一小部分,大量与材料、能源、系统相关的成本部分并未涉及。这样,税务培训专家认为一方面导致对成本的描述失于片面,另一方面也未能具体分析成本形成的原因和节点,故不能提供足够和准确的信息供企业环境管理决策所用,容易导致企业的外部不经济行为。实际上,环境成本内涵丰富,包括许多环节,分布在不同阶段。税务培训机构按照企业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影响的不同,将成本项目划分为四大类,即材料成本、系统成本、能源成本和废弃物处置成本,在每个物量中心分别对各类成本进行核算。负制品成本中既包括材料损失成本也包括为负制品服务的能源成本和加工费、制造费等间接成本。这种完全成本核算充分揭示了在传统成本核算法下被掩藏起来的各项浪费,细化了资源损失结构,也有利于企业从技术、工艺、管理对象等不同角度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和改善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