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点,不止你在焦虑:成年人最大的毒药,就是太着急
别被年龄焦虑绑架你的人生。
01
离2020年,只剩下一个多月了。
当初被称为脑残的90后,也即将踏上「奔三」的道路。
许多人感叹,“中年就在不远处,可我依然是个废物。”
之所以会产生年龄焦虑,源于我们根深蒂固的观念。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被教育要珍惜时间。
可如今日子一天天溜走,眨眼间又过了一年,自己却还停留在原地。
再加上自媒体的一些论调,诸如
“女人过了28岁就嫁不出去”
“男人到了30岁就开始油腻”
“人到中年还没混出点名堂,这辈子就完了”
也在无形间增加了我们的焦虑,让我们难以面对那个逐年增加的数字。
但年龄焦虑,有必要吗?
02
稍微留心一下就能发现,90后已经开始自称“老阿姨”、“老叔叔”了。
许多人开始加入养生行列,在昔日的啤酒杯里泡起菊花枸杞。
从前放荡不羁爱自由,如今只剩下家和公司两点一线。
前两天散步的时候,身旁走过一群吵吵闹闹的高中生,青春而美好。
同行的朋友突然感慨:“年轻真好啊!”
我有点哭笑不得,明明才二十多,怎么就老了。
但仔细想想,我们确实也不年轻了。
这批工作好几年的90后,大多遇上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
想要提升自我却没有时间,工作难找也不敢跳槽。
新人源源不断地进来,体力更好,干劲更足,拿的工资还低,说不定自己哪天就被淘汰出局。
职场压力加上催婚压力,真的有些力不从心。
“细究自己的现状,我有时候甚至会担心到失眠……”
实际上,没有哪个年轻人会由衷地服老。
主动退出年轻行列,只是对年龄感到焦虑却又束手无策的自嘲。
03
为什么我们会出现年龄焦虑?
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前同事老刘。
在我们眼里,他是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的中年人。
但对于他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家里有房贷和车贷,孩子的补习班兴趣班费用,父母的养老压力,都让他不敢松懈。
公司里的工作和人际,再烦也得硬着头皮去处理。
四十五的年纪,说年轻不年轻,说老也不算老。
可有的年轻人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老刘却还在为钱头疼。
两相比较之下,他更觉得自己是个平庸无为的失败者。
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年龄而产生焦虑,不单单是数字增长带来不可逆的衰老。
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缺乏与年龄相匹配的积累,包括能力、阅历、储蓄等各个方面。
与其他人的横向比较,也加剧了年龄焦虑。
04
既然每个年龄有各自的焦虑,那么年龄到底重不重要?
当然重要。
年轻意味着活力,意味着开放的心态,意味着快速的成长。
它更意味着,人有更多挑战失败、重新来过的机会。
可即便如此,年龄也不能决定一切。
“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只不过是我们给自己的枷锁。
看看骑行老人徐玉坤,他的人生可称得上是「年龄的逆行」。
五岁丧母,十三岁父亲失明,辛辛苦苦半辈子,到头来也只有几亩菜地。
图片来源 | 《奇遇人生》
有人说他给子女添麻烦,说他精神不正常。
他却一往无前,“冲出去见更多的东西,是我的理想。”
“60岁之前我是农民、是孝子、是父亲,60岁以后我要当旅行家,力图一辈子干两辈子的事情!”
来源 |《奇遇人生》第二季
图片来源 | 《奇遇人生》
05
陈冲说,“岁月其实是可以炫耀的东西。”
年轻人热血,中年人沉稳,老年人豁达,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精彩。
而人一旦停止前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去。
所以,要想摆脱年龄焦虑,唯有让自己不断更新。
心理学家弗兰克说,追求意义是人的本能需要,它会促使人们积极地去对待生活。
无论是学习还是健身,无论是兴趣还是责任,去做一切有价值的事情吧。
但请记得,改变需要时间,急于求成只会徒增焦虑。
也不必担心追赶不上别人,只要有所成长,那些付出便不算浪费。
就像那位老奶奶,在晚年时进入专门学校,并以国家证照为学习目标。
孙子问她:“奶奶,你毕业的时候已经84岁咯,都这时候了你要做什么呀?”
老奶奶回答:“不是啊,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变成84岁呀。”
来源 | meimeimeeei10
既然年龄的流逝不可阻挡,与其伤春悲秋,眼睁睁地看着生命衰老,
还不如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因为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往后生命里最年轻的一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