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管理浪费吗为什么比生产浪费更严重

2024-10-15 02:08:20

1、“等待”造成浪费 等待上级的指示。上级不安排工作下级就坐等,上级不指示下级就不执行,上级不询问下级就不汇报,上级不检查下级就拖着办。多干事情多吃亏,出了问题怎么办?听从指示没有错,再大责任可分担。很多工作是在多次检查和催办下才完成的,造成极大的浪费。 等待下级的汇报。任务虽已布置,但是没有检查、监督。不主动深入调查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只是被动地听下级汇报,不做核实就做决定或者向上级汇报,出了问题,责任还可以往下级身上推。 等待对方的回复。我已与对方联系过,什么时候得到回复我无法决定,延误工作的责任应该由对方负责,我只能等。追究责任也不怕,我某月某日把这份文件送给对方,这里记录得很清楚,对方不回复我能怎么办? 这些“等待”在工作中大量存在,主要原因是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和主动精神,不愿意承担责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必要的“等”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你听说过管理浪费吗为什么比生产浪费更严重

3、协调不力造成浪费 所谓协调,就是依宏氽墓指组织中的一切要素、工作或活动要和谐地配合,以便于组织的整体目标能够顺利实现。有劲忧商偌了良好的协调,就会出现1+1>2的协同效应。如果在管理工作中协调不力,就会造成工作停滞,由此带来浪费。 工作进程协调不力。由两个部门共同承担的工作出现问题,双方都不主动联系,还需要第三个部门协调,工作进度当然会受到影响。某些工作应由哪个部门负责没有明确界定,处于部门间的断层中,相互间的工作缺乏协作精神和交流意识,彼此都在观望,认为应该由对方部门负责,结果工作没人管,原来的小问题也被拖成了大问题。 上级指示的贯彻协调不力。对上级的工作指示及相关会议布置的工作没有传达,即使传达了却没有进行有效的协调来组织落实,形成口号接力,工作在本部门出现停滞,没有得到有效地贯彻,形成工作盲区。 信息传递的协调不力。信息流转到某个部门出现了停滞,使应该得到这些信息的相关部门掌握不到,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信息没有分类汇总,停滞在分散之中;信息没有得到充分分析、核实和利用,依旧停滞在原始状态之中。更有甚者,把信息视为本部门或个人私有,有意不再传递,由此造成某项工作不能及时开展、某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损失便随之而来。 协调不力是管理工作中最大的浪费之一,它使整个组织不能形成凝聚力,缺乏团队意识、协作精神,导致工作效率很低。

你听说过管理浪费吗为什么比生产浪费更严重

5、应付造成浪费 工作虽然干了,但是不主动、不认真,敷衍了事,从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是责任心不强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浪费在工作中是经常见到的。 应付检查。许多应该日常进行的工作没有认真去做,没有按计划要求去完成工作任务,只做一些表面文章,以应付上级的检查。人们常说:干没干是态度问题,干得好不好是水平问题,其中的含义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如果检查工作的人员也应付,或者碍于情面不予指出,就会形成空对空。 前松后紧。在涉及系统性和流程性工作时,如果前面不认真,则将对后续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交货期确认不准确、不及时,就会导致生产制造系统出现额外加班等多种浪费。 虎头蛇尾。在工作中没有计划与自查,做事只做前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后面的就忘做了甚至不做了。工作缺乏主动,让做什么事,只是应付了事,而不是自己严格要求要做得更好。这些都对工作产生极大的危害。 应付造成的浪费主要是由责任心不强和素质低下等造成的,它实际上是工作中的失职,这种浪费对组织的损害是隐性的,将逐步侵蚀组织的肌体,是一种慢性毒药。

你听说过管理浪费吗为什么比生产浪费更严重

7、“不合理”造成浪费 管理必须依“理”行事,才能控制成本,减少浪费。“理”在管理中指“目标、指标、预算、计划”符合客观规律,如果“理”本身出问题,则可能比“无理”危害更大。 目标指标不合理。管理要有“理”可依,但前提是“理”要正确。如果“理”本身出了问题,或者我们理解错了,那么结果就必然与我们的愿望背道而驰。 计划编制依据不合理。对目标指标不知道怎样分解,靠“拍脑子”想当然制定预算和计划,缺乏可操作性。短期计划没有围绕中长期计划进行编制,两者之间出现脱节和背离,没考虑连续性。这种计划往往在实行中要反复修改和调整,甚至推倒重来,从而造成浪费。而不作修改,错误的计划又将带来极大的危害。 此外,即使计划严密合理,但执行不严肃、检查不认真、考核不到位,同样是形同虚设,起不到事半功倍、节约资源的作用。

你听说过管理浪费吗为什么比生产浪费更严重
猜你喜欢